2019年4月9日
經濟發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天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的70%在2019年將出現增長減緩。全球增長在2018年放緩至3.6%,預計2019年將進一步降至3.3%。目前對2019年的增長預測相對於今年1月的預測下調了0.2個百分點,反映了一些主要經濟體(包括拉丁美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預期增長減緩。
報告預測,中國2019年的增長幅度為6。3%,2020年為6.1%;美國這兩年的增長速度分別是2.3%和1.9%;日本分別為1.0%和0.5%;歐元區分別為1.3%和1.5%;印度分別為7.3%和7.5%;俄羅斯分別為1.6%和1.7%。
報告表示,一年前,全球幾乎所有地區的經濟活動都在加速。一年後發生了很多變化。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級,中國採取必要的信貸收緊政策,阿根廷和土耳其的宏觀經濟承受壓力,德國汽車產業出現中斷,大型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常化過程中出現金融條件收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全球經濟擴張的顯著減弱,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
報告指出,儘管2019年初經濟增長疲軟,但預計下半年增速將會回升。其支撐因素是,主要經濟體雖然接近潛在增長水平,但沒有出現通脹壓力,因此,可以實施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日本銀行和英格蘭銀行都轉向了更加寬鬆的政策立場。中國加大了財政和貨幣刺激力度,以抵消貿易關稅的負面影響。此外,隨著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正在形成,中美貿易緊張局勢有所改善。
報告認為,這些政策應對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幫助逆轉了各國的金融條件收緊趨勢。新興市場的證券投資流入有所恢復,主權借款成本降低,其貨幣相對於美元也在走強。雖然金融市場的改善步伐很快,但實體經濟的改善卻遲遲難以出現。多數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工業生產和投資指標仍然疲弱,國際貿易尚未復甦。
報告表示,在2019年下半年前景改善的預期下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恢復到3.6%。這種復甦趨勢不穩定,取決於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的經濟回升,預計這些經濟體的增長率將從2019年的4.4%上升到2020年的4.8%。具體而言,復甦趨勢取決於阿根廷和土耳其的經濟預期反彈,以及其他面臨壓力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狀況有所改善,因此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儘管歐元區經濟局部復甦,但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在2020年將略有減緩,因為美國財政刺激的影響將逐漸消退,並且,考慮到老齡化趨勢和生產率增長緩慢,這組國家將趨於溫和的潛在增長水平。
報告表示2020年之後,全球增長預計將穩定在3.5%左右的水平,主要驅動因素是中國和印度的增長及其在全球收入中權重的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速將穩定在5%,儘管各國之間會存在較大差異。新興亞洲的增長步伐仍將快於其他地區。低收入國家也將呈現類似的趨勢,其中一些國家(特別是大宗商品進口國)將快速增長,但其他國家的人均增長水平與發達經濟體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全球增長面臨的風險
報告表示,儘管全球經濟繼續以合理的速度增長,基線預測未顯示將出現全球衰退,但存在很多下行風險。貿易政策緊張局勢可能再度加劇並影響其他領域(如汽車產業),從而對全球供給鏈造成嚴重干擾。系統性經濟體(如歐元區和中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慢於預期,英國脫歐的相關風險仍然居高不下。在許多國家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務高企的環境下,市場情緒的惡化可能導致金融狀況迅速收緊,包括主權與銀行之間的惡性循環風險。
構建更加包容的 經濟
報告指出,鑑於存在這些風險,當務之急是避免代價高昂的政策失誤。政策制定者需要攜手合作,幫助確保政策不確定性不會抑制投資。財政政策需要在支撐需求,保護社會支出和確保公共債務可持續性之間做出適當權衡,理想的政策組合將取決於各國國情。金融部門政策必須通過運用宏觀審慎工具(如逆週期資本緩衝)積極主動地應對脆弱性,在利率可能在更長時間繼續處於低水平的背景下,這一任務尤其緊迫。貨幣政策應繼續以數據為依據,保持良好的溝通,並確保通脹預期繼續得到有效錨定。
報告強調,所有經濟體都必須採取行動促進潛在產出,提高包容性和增強經濟韌性。有必要加強多邊合作,以化解貿易分歧,應對氣候變化和網絡安全風險,並提高國際稅收的有效性。
報告表示,全球經濟處於微妙時刻。如果下行風險不會變為現實,已實施的政策支持是有效的,那麼全球增長應當回升。然而,如果任何一個重大風險變為現實,那麼,承壓的經濟體,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以及債務沉重的經濟體的預期復甦都可能脫軌。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制定者需要做出調整。取決於具體情況,各國可能需要實施同步但符合本國國情的財政刺激,同時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最後,多邊機構具備充分的資源依然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有效的全球安全網,進而幫助穩定全球經濟。
Pho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儘管2018年全球增長仍然接近危機後的高峰水平,但全球經濟擴張正在減弱,下滑風險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