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
2023年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中國經濟產出增加的速度將從2022年的3%提高到2023年的5.2%。但是在中國即將召開的“兩會”,尤其是第14屆人大會議即將召開之際,一些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經濟存在巨大問題,前景並不樂觀。
最大癥結是什麼?
美國之音記者平凡採訪的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體制問題,就是離市場經濟越來越遠。
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告訴美國之音:“最大問題就是習近平的主張是偏離了市場經濟軌道,想重走計劃經濟的老路。”
美國資訊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恒青對美國之音說:“在過去的十年當中,應該說中國政府基本上不按照市場經濟辦事了。”
經濟學家、美國三一學院退休教授文貫中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現在主要的問題是一個體制上的問題,因為習近平想要走黨國體制,用黨代替市場決定性地配置資源。”
經濟學家何清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候表示,中國經濟最大的擔憂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何清漣說:“從內部來說來就是自身的經濟遇到結構性難題,這就是結構性難題,就是要經濟轉型,從原來房地產作為經濟支柱變成另外一種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那麼就要尋找到新的支柱產業。這一點是國內最大的問題。國外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外部環境不確定,很不穩定,尤其是和美歐的關係並不好,那麼就是當然其中主要是美國。”
何清漣說,儘管這些年中國注意調整對美國的經濟依賴,但美國仍然還是中國的第四大交易夥伴,所以對中國來說,這一點還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私營企業恐一蹶不振
分析人士們指出,中國與市場經濟逆向而動,最大表現是對民營經濟的壓制。2022年9月7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發佈的《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38.32萬億元,增長9.13%。但是與此同時,民營企業500強的資產總額下降了近18%,為41.64萬億元。民營企業稅後淨利潤下降了12.28%,為1.73萬億元。
經濟學者們普遍認為,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很大一部分是由於政府對民營企業壓製造成的。2020年,中國政府迫使螞蟻集團取消了預定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後來又以壟斷為由重罰阿里巴巴182億元人民幣。2022年,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被迫表示將放棄對螞蟻金服的控制權。
李恒青說:“像馬雲在這個阿里巴巴,來這個螞蟻金服,這個馬化騰的這個騰訊,像這些,他們最後發展起來,發展起來了以後,這個時候,這個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主要是他的認識,就是這些企業家,他們一旦有了市場經濟力以後,他們一旦有了錢,他們就不服管了,他們就開始要批評政府了。所以才會有馬雲不斷的到處去發聲,最後激怒了習近平。”
李恒青說,馬雲在上海陸家嘴經濟論壇上發表的批中國金融監管制度的言論激怒了習近平。
李恒青說:“激怒了以後回過頭來就一件事情就夠你夠你一下,就直接讓你這個螞蟻金服,這個要本身要形成全世界最大的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IPO,把這個項目就叫停了。叫停了以後把馬雲馬上就限制出境了。”
經濟學家何清漣也指出中國政府近年來對私人企業的打壓。
何清漣說:“對私有資本,中國政府,習近平政府的態度始終是一個問題。最近又放鬆一點。他那個時候剛剛上任幾年以後覺得成熟了,就開始要搞國企改制,然後就是屬於國企改制,是要私人企業入股國有企業,還有就是國企收購優質私人企業。那個是要化私為公。然後這些年打壓私人資本也打壓得很厲害。打壓資本界的那些大鱷,就是在國內保險業。”
何清漣表示,習近平應該是已經汲取了一點教訓,至少是最近沒有打擊私人資本了,又說要保護了。但是 的學者李恒青指出,習近平在對待民營經濟的態度上出爾反爾,很難再獲得人們的信任。
李恒青說:“打壓民營經濟,最後民營經濟打壓了以後把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給打垮了。打垮了以後他突然又改變了,說這經濟已經下行的受不了了,他又改變了,說我在浙江和福建都工作過,我對民營經濟是非常友好的,我是有記錄的。誰信呢?在這種情況下你現在又說要恢復了,那你想老百姓可能相信你嗎?對吧?肯定是不相信你。”
經濟學者李恒青將中國的經濟體分成三塊:第一塊是國企;第二塊是中型以上的民企;第三塊是小型民企或者微型創新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他認為,真正關鍵的是民營企業的興衰。
李恒青說:“中國經濟如果要想真正想恢復,只有中間的這部分,這些大中型的這些民營企業他們又重新振奮精神,然後像改革開放前30多年的那段時間的那種狀態,那才有機會。但按照現在看,我說我們看不到。現在更大的趨勢是大家都希望能夠逃離這個地方。”
李恒青認為,現在想恢復中型以上民營企業或者是高科技企業非常困難,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民營企業家不再相信中國政府,基本上不相信習近平現在出臺的那些政策。”
李恒青說:“企業家現在被共同富裕搞得已經心早都不在這裡,大家都想著想潤,都是想逃離中國。那你想這一部分的這些企業家們現在多數都想走,或者現在正在走的路上,那你想這個經濟怎麼往前搞?”
文貫中教授表示,馬雲的遭遇有示範效應,促使人們不願意經營下去,而是把資金紛紛轉移到國外去。
文貫中說:“他必須把馬雲代表的私人企業的力量,通過意識形態的辦法和其他強制性的手段加以控制,那麼,就會有負的效應。首先,對馬雲的企業的發展壯大就帶來很大的問題。中國今後需要的正是那些有長期遠景的,對高科技有帶動作用的那種企業。可是,這些企業看到,你中國政府這樣胡搞,當然心有餘悸,有的想要歇業,有的想要外逃。通過打擊民營企業,也使外資對在中國的長期經營感到猶豫不決,因為外資也是民營企業,人家當然有顧慮。”
李恒青說,離開中國的不只是民營企業主,還有大量優秀人才。
李恒青說:“現在大量的人才也在離開。你像現在優秀的金融人才,就是前一段新加坡統計的,在過去的一年多當中,一到兩年,現在大量的優秀的人才從香港、中國大陸大量移居到新加坡去了,已經超過了1萬人。這些人都是帶著資產去的,而且都是巨額資產。所以你就可以想像,他們的離開對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壓力。”
專家:沒有領導,經濟更好
在指出中國經濟存在問題的同時,經濟學家何清漣同時指出了中國經濟現在具備的優勢。
何清漣說:“優勢目前就是各國對中國的,中國經濟的依賴。這個依賴是雙重的,資源國要向中國出賣資源,比如俄羅斯的能源、澳大利亞的鐵礦煤礦,包括葡萄酒。澳大利亞最近和中國恢復關係,現在恢復了煤炭供應,很高興;再加上中國還同意採購它一些葡萄酒,哎呀,特別高興哈。所以現在這就是各國對中國的依賴,作為出口市場。”
何清漣表示,美國和中國也在一直談判雙方的貿易問題。她說:“供應鏈斷絕,由於中國在防疫,耶倫他們甚至要把降低關稅作為讓中國恢復供應鏈的一個動力,準備談,而且事實上也談過,但是反正結果是放開了一部分,放開了一部分不是跟國家安全有關的。所以這確實也是中國的一個優勢,就是全球化這麼多年以來變成了一種分工體系,中國有其優勢。”
夏業良教授強調:“中國人不乏聰明人,發財致富的這種能力從來都不會令人懷疑的。這四十多年的成就應該歸結於把過去束縛民眾發財致富的那些東西、條條框框大部分給取消掉了。所謂市場經濟就是把以前限制人們發展的那些舊的法律法規,有的是完全取消了,有的是放鬆了,僅此而已。”
李恒青說:“中國目前經濟走出困境的一個最大風險就是領導者拍拍腦子,隨意性太大了,而且這個政治體制已經使權力完全集中在一個人,定於一尊,這個對整個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沒有辦法,沒有任何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狀態,只有聽他的。所以叫‘我說了算模式’。這個‘我說了算模式’就是非常大的風險。這種風險在於他隨意性太強,決策就出現了朝令夕改。”
夏業良說:“改革開放這幾十年裡邊最大的業績,中共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說是他們領導的好。實際上他們沒有領導會更好。只要你不束縛老百姓的這種自發的創造力,這種積極的動力,他們自己可以讓自己致富,用不著中國官方為他們指手畫腳。”
李恒青認為,中國的最大問題應該是政策的不確定性。有關專家們認為,這是領導結構和體制上的最大的問題,因此很難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