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回顧: “我們低估了這種病毒對我們的危害”

圖說:網路截取

2021 年12 月27 日

2020年,儘管人們幾乎奇蹟般地研發出了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疫苗,但病毒仍持續傳播和變異,這主要歸咎於缺乏有效的全球合作,這是導致疫情長期存在的關鍵原因。2021年,一項得到聯合國支持的計劃正式啟動,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保護國民免受病毒侵害,並採取措施為未來的全球衛生危機做好準備。

11月,以希臘字母奧密克戎命名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明顯快速傳播,傳播速度似乎比主流的德爾塔變異株快得多,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對此,聯合國早有警告。

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奧密克戎的出現並不讓人意外,因為聯合國一再警告新變異無法避免,而且國際社會未能確保每個人,而不僅僅是富裕國家的公民,都已接種疫苗。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12月中旬向記者通報時警告稱,奧密克戎的“傳播速度超過我們見過的任何變異株。現在,我們當然已經知道,我們低估了這種病毒,我們要為此付出代價。”

災難性的道義失敗”

早在2021年1月,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就已經感嘆“疫苗民族主義”弄巧成拙,許多國家在規劃接種疫苗時不願考慮到其他國家的情況。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任馬特希迪奧•莫蒂譴責“疫苗囤積”的現象,她表示,這種現像只會延遲非洲大陸的複蘇:“富裕國家的低風險人群都接種了疫苗,而最脆弱的非洲人民卻被迫等待,這非常不公平。”

與此同時,世衛組預見性地警告稱,抑制新冠病毒傳播所花的時間越長,出現對疫苗更具抗性的新變異株的風險就越大,譚德塞稱疫苗分配不公平是“災難性的道義失敗”,並稱“代價是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人們失去生命和生計”。

幾個月過去了,世衛組織繼續發出這個警告。7月,德爾塔變異株蔓延,成為新冠病毒的主導毒株,導致400萬人死亡(僅四個月後就上升到了500萬人),譚德塞將責任完全歸咎於疫苗生產和分配不公平。

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歷史性的全球努力

為了支持最脆弱的群體,世衛組織發起了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這是歷史上響應最快、協調最好、也是最成功的全球抗擊疾病的倡議。

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在疫情暴發的最初幾個月推出,由較富裕的國家和私人捐助者資助,捐助者已經籌集了20多億美元,旨在確保成功的疫苗上市時,生活在較貧窮國家的人們不會被排除在外。

通過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倡議向發展中國家推廣疫苗的行動自3月起在加納和科特迪瓦率先展開,同月,飽受戰爭蹂躪、財政拮据的也門也收到了第一批疫苗,衛生專家稱這個時刻是對抗新冠病毒的轉折點。到了4月,通過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成批的疫苗發往100多個國家。

然而,疫苗不公平的問題遠未解決。世衛組織於9月14日宣布,全球已經接種了超過57億劑疫苗,但只有2%是給非洲人民接種的。

教育、精神健康、生殖服務

疫情不僅直接影響了世界各地數億人的身體健康,還在疾病治療、教育和精神健康方面產生了連鎖反應。

例如,在近一半的國家,癌症診斷和治療受到嚴重的干擾;超過一百萬人錯過了重要的結核病治療;不平等現像日益擴大,阻礙了較貧困國家的人獲得艾滋病治療服務;數百萬名婦女的生殖服務受到干擾。

聯合國機構認為,在南亞地區,由於新冠疫情造成衛生服務嚴重中斷,去年可能增加了23.9萬名兒童和孕產婦死亡。在也門,疫情的影響日益加深,每兩小時就有一名婦女死於分娩的災難性局面。

對兒童的嚴重影響

過去一年,疫情對全球造成了重大的精神健康影響,兒童和年輕人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3月份透露,兒童生活在“毀滅性、扭曲的新常態”之中,幾乎兒童發展的每個關鍵指標都出現了倒退。

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所受的影響尤為嚴重,兒童貧困率上升了約15%:在這些國家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中的兒童預計增加1.4億人。

疫情對教育的影響是毀滅性的。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有1.68億學生停課近一年,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學校關閉後無法進行遠程學習。

兒基會重申2020年的觀點,強調必須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關閉學校。兒基會負責人亨麗埃塔•福爾曾在1月表示,應竭盡全力讓兒童上學。她說:“兒童的閱讀、寫作和基礎數學能力受到了影響,他們受惠於21世紀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能也減少了。”

八月暑假過後,兒基會和世衛組織發布了安全返校建議,包括將學校的教職員工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並為所有12歲及以上的兒童接種疫苗。

新冠病毒不是“一次性的災難”

2021年,聯合國不斷呼籲提高疫苗公平,同時針對國際社會應對新冠病毒不力的情況,一再強調設計新方法應對未來疫情的重要性。

世衛組織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邀請科學家和決策者參加,並於5月宣佈在柏林建立疫情國際控制中心,旨在確保未來可能出現的全球衛生威脅時應對準備更充分、透明度更高。

7月,由全球最大經濟體組成的二十國集團發布了一份關於疫情應對措施的獨立報告,報告認為全球衛生安全資金嚴重不足。

二十國集團的高級別獨立小組聯合主席、新加坡政治家尚達曼指出,新冠病毒不是一次性的災難,因為資金短缺,“我們很容易受到疫情的長期影響,所有國家將反复受到影響,我們也容易受到未來疫情的衝擊”。

不過,今年,國際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在11月底舉行的世衛組織世界衛生大會特別會議上,各國同意制定一項新的預防疫情全球公約。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承認,未來的工作仍將繁重,但他稱讚各國達成一致意見“值得慶賀,將帶來我們亟需的希望”。

source: 
聯合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