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出口非洲引發討論

中國時間: 18:01 2015年07月31日星期五
紐約
在非洲經濟發展快速的過程中,中國城市化模式的對它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即將結束的《面向東方——中國城市主義出口到非洲》的展覽對此作出了回答。人們在看到中國城市化出口非洲帶來的巨大物質變化的同時,也提出了保存地方文化特徵和新殖民主義的問題。

來自荷蘭的兩位策展人——記者胡爾沙夫和建築師羅格文,在紐約Storefront畫廊的三面牆上展出了過去三年裡在六個非洲城市拍攝的各種照片。

中國製造的非洲城市

這些照片顯示了不少冒出地平線的新興非洲城市,無論是住宅區、高速公路,還是摩天大樓和工廠、學校,其資金、設計、製造、管理,幾乎都來自中國。

星期五,參觀展覽的秘魯利馬游客巴爾加斯告訴美國之音說,之前他並不了解中國對非洲城市化建設有如此巨大的影響。他感到這個展覽的內容是正面的,他說:“它顯示帶給了非洲人民哪裡是他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可能性。我很喜歡。許多展覽讓你看了感到很悲哀,但是這個展覽讓我感到很快樂。”

策展人說,中國投資對非洲的影響力是全方位的。在該展覽的開幕討論會上,策展人指著一幅照片中一部中國造手機說,“售價只有11美元,每個盧旺達人都買得起。”

據策展人介紹,非洲國家快速發展的住宅小區和經濟特區,整個都是在中國設計好,出口到非洲實施的。

策展人介紹一幅尼日利亞一家鞋廠的照片: “那裡的管理人員全部是中國人,工人全部是尼日利亞人,鞋子是替美國一家公司製造的,市場在歐洲,全球化的完美寫照。”

多幅照片中展示的平地而起的居民樓群,讓人難以辨別究竟是在北京還是在內羅畢。

樓群缺乏當地文化特徵

但是,目前正在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的巴西建築師、教授特里維桑告訴美國之音,正是這一點,使他擔憂中國城市化出口非洲使那裡的城市失去了自己的文化特徵。

特里維桑說:“這些城市沒有地方生活特徵,我不知道中國人是否在那裡做了很好的工作。我們不能只追求項目數量,你的項目必須是高質量的,不光給人們提供住房,而是要考慮人們在這個城市​​裡怎樣生活。”

不過策展人說,非洲人有選擇,那裡有中國模式,也有巴西、歐洲模式。策展人說,中國30多年的快速發展,使其具有在不穩定環境裡發展的能力。而西方國家缺乏這種能力。過去20多年裡,西方國家沒有辦法應對非洲的不穩定環境。這使得中國城市化模式能在非洲快速發展。

新殖民主義?

特里維桑說,他研究新興城市10年,對非洲發展很有興趣。他說,巴西在20世紀建了200多個城市,但不是像中國這麼做的,“這種做法我覺得像新殖民主義”特里維桑說:“中國在世界上購買了很多公司,在歐洲、在非洲,他們懂得運用策略在世界上獲得有利地位,他們知道現在非洲的石油公司很重要,所以,中國人到那裡去不是因為要為非洲人做好事,他們有興趣的是其它東西。

不過策展人羅格文在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他不認為中國的做法是新殖民主義,他認為中國和非洲是雙贏局面。

在開幕式的問答中,有與會者問,中國投資非洲的目的是什麼?策展人回答,基本模式是非洲國家向中國貸款,用來支付實施項目的中國公司,然後非洲國家再用礦產、石油等自然資源還債。

舉辦該展覽的紐約Storefront畫廊執行主任弗蘭克表示,作為探討“建築背後的政治”系列之一的該展覽,就是為了提出問題、引起討論,“因此,這個展覽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這些大樓和每一個故事——不論其政治、民族和種族——我們是不是確實認為這是這個世界正在發展的一個模式?”

該畫廊別緻的門面設計,將狹小空間延伸至繁華街道,更容易吸引過路人的視線。

該展覽從6月17日展至8月1日。

source: 
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