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本週一,中國84歲的藥學家屠呦呦因其在治療瘧疾作出的貢獻,成為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名獲獎者之一。這一殊榮使她成為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第一人。不過,圍繞著屠呦呦獲得諾獎,在中國國內引發了很多爭論。
挪威的諾貝爾獎委員會將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屠呦呦(另外兩位獲獎者分別是愛爾蘭的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的大村智)的主要原因,是表彰她在從植物藥中提取青蒿素,用以有效抗擊瘧疾所作出的貢獻。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頒獎詞說,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從傳統中草藥裡找到了戰勝瘧疾的新療法(青蒿素)。
長期以來,中國各界一直呼喚中國本土能夠誕生一位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雖然此前已有四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科學家能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但他們都是在西方從事科研工作並取得成功的。之前並不是十分出名的屠呦呦,此番獲得諾獎多少令人感到有些出乎意料。
中國政府和主要官媒對屠呦呦獲獎表示祝賀,認為這體現了中國科研水準的提升,以及世界對中醫藥的認可,讓中國揚眉吐氣。中國總理李克強給屠呦呦的賀信說,“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中國科技繁榮進步的體現,是中醫藥對人類健康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體現,充分展現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
被稱為“三無”科學家的屠呦呦成為中國科技類諾獎第一人,在海內外引發諸多爭議,其中之一是“一人得獎還是集體得獎”。
尋找新型抗瘧藥物這一課題,並非由屠呦呦本人發起。據紐約時報報導,1960年代中國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期間,為援助與美國交戰的重要盟友北越,同時抗擊在中國南方肆虐的瘧疾,毛澤東成立了代號為523專案的秘密軍事項目,動員500多名研究人員,找到新的抗瘧疾的藥物,從而幫助降低北越士兵的瘧疾死亡率。專案以成立的日期1967年5月23日命名為“523計畫”。
文革期間,中國一大批抗瘧領域的專家被迫害,給了屠呦呦機會。她被周恩來任命為北京重要研究所523項目組的組長。她領導的科研小組,從搜集到的2000多個民間藥方中,最終發現青蒿這種藥物,能夠有效對抗瘧疾原蟲,並找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科普作家方舟子認為,青蒿素是文革期間靠人海戰術,由500多人花五年多時間,篩選4萬多種化合物和草藥才搞出來的。雖然屠呦呦在其中做出了關鍵發現,但由一人代表一個集體是有爭議的。他在自己的博客中寫到,“青蒿素是個集體大項目,參與的人眾多。院士們對屠呦呦在青蒿素發現中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有爭議……。參與青蒿素研究的很多人,對屠呦呦的學術和學風評價不高,特別是她存在拔高自己、貶低他人、忽略別人貢獻的缺點。例如在其發佈的專著中,甚至會去篡改引用文獻的署名。”
早在1996年,屠呦呦和其他九人被中國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用於表彰青蒿素的發現。當時,屠呦呦在獲獎十人中排位第七。香港的新聞機構“端傳媒”10月6日報導說,屠呦呦在那次頒獎儀式上的報告,曾遭到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認為,她的報告太過凸顯自己的青蒿素發現過程中的作用。
在屠呦呦被授予諾貝爾獎前,她曾於2011年被授予拉斯克臨床醫學獎(Lasker Award),也是表彰她在發現青蒿素中發揮的作用。當時,一些中外抗瘧專家就曾對她的獲獎提出疑議。紐約時報援引牛津大學著名瘧疾研究員尼古拉斯·懷特(Nicholas White)博士的話說,其他參與研究的人員同樣應該獲獎,包括臨床試驗負責人李國橋和化學家李英等。
紐約時報在2012年1月的一篇深度報導中提到,當拉斯克獎被授予屠呦呦一人時,一些中國和國際的抗瘧研究者感到憤怒。文章稱,發現青蒿素的功勞,毛澤東也有一份。
連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也在其社評中坦言屠呦呦得諾貝爾獎的集體與個人之爭。社評說,“由於屠呦呦是在國家攻關項目中取得的成績,其他人和小組同樣功不可沒。有人認為應該獎勵集體而不是個人……這樣的集體主義榮辱觀與諾獎頒給屠呦呦個人,也讓人感到了差異。”
在屠呦呦被授予諾獎前,中國國內幾乎每年都會就為什麼沒有中國科學家獲獎進行反思。其中最常討論的一點,就是中國強調集體和國家的榮譽;而諾貝爾獎等西方國家的各大獎項,更看重的是個人在科研中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