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間: 16:56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台北
工業化的台灣島在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都一直依賴製造業出口。今年,這個五千億美元經濟體的關鍵支柱在衰落。這一趨勢表明全球經濟正在轉變,這種變化包括台灣已不能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台灣的出口為何下滑?接下來可能會出現什麼局面?
台灣8月份的出口訂單量同比急劇下降8.3%。而在此之前,從5月份到7月份,出口訂單量每個月都至少下滑5%。訂單量的下滑已威脅到塑料、機械和家用電器的生產商。4月份,出口訂單量開始下滑,減少了4%。出口占台灣經濟的60%,通常出口訂單量每個月都有適當增幅。
王正青是台灣機械製造業協會會長,這一協會有2600名成員。他表示,由於需求轉變,截止到今年9月份,機床出口量下降了13%。
他說:”需求有在減少。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貨幣問題。因為台幣比較強,所以國際上的買家都會要求台灣的廠商降價。你不降價就可能沒有單子。產品要做更好。要自動化、客制化。”
正面臨各自經濟問題的中國大陸和歐洲消費支出疲軟,影響了台灣各行業的出口,而中國大陸和歐洲是台灣出口的主要市場。從2014年開始在世界範圍內走低的原油價格影響了在油價處於高位時買進的石化公司。台幣匯率持續上升也使台灣產品喪失了競爭力。現在32元台幣兌換一美元。
台灣經濟事務部表示,8月份出口訂單量的下降是由於市場對化學品和塑料製品的需求放緩。當月訂單達到350億美元。
出口訂單是預測台灣和亞洲其它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實際出口額的風向標。台灣主要的出口競爭對手韓國宣布今年的出口大幅衰退,原因是中國客戶需求的轉變以及人民幣貶值。中國政府在8月份的人民幣貶值舉措使中國的出口更加有競爭力。
台灣還面臨著更深層的轉變,包括和依賴出口的中國大陸的競爭。中國的龐大家用電器供應鏈正在逐步成熟。台北元大-北極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台灣龐大的高科技產業過於熱衷於硬件的開發製造,而客戶需要的是軟件應用。這一價值1310億美元的產業長期以來承接國外合同生產電腦和相關配件。
他說:“台灣的電子業在新ICT生態環境裡面所處的位置不太對。它就處於硬件這一塊。因為現在大部分ICT最精華的部分是軟體應用那一塊。我們沒有抓到那一塊。” 政府官員承認,他們對於全球市場對台灣製造的產品喜好改變很擔憂。台灣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在10月5日的一次會議上表示,在經歷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帶 來的經濟困境之後,台灣也將戰勝這一次的衰退。他建議政府和私營企業合作找到商品出口的新途徑。
毛治國說:“我們相信我們未來共同推出中華民國所需要的未來的這種新的出口模式跟產業結構,所以確保台灣的出口動能是我們生存跟發展的管道。”
然而,台灣財政部預測到年底出口仍將繼續下降,在某些行業下降的趨勢將持續更長時間。
Photo:在台北港口等待出口的汽車。(2014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