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星期四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也就是40億人,滿足不了基本的用水需求。其中一半的人住在中國和印度。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以前的想像。這份報告提供了關於缺水情況更為精確的數據,有助於決策者和公眾制定解決方案,來因應這一威脅。
衣索比亞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嬰幼兒受到的威脅更大。法圖馬·侯賽因住在炎熱而乾旱的阿法爾地區,她家裡已經斷糧,因此到當地的一個診所尋求幫助。
她說: “我的孩子嚴重營養不良,喝我的奶時都叼不住了。”
造成全球缺水的原因有人口增長、消費習慣和灌溉需要。在《科學進步》雜誌上發表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荷蘭特文特大學水源管理教授埃利恩·胡克斯特拉說,這些跡像是顯而易見的。
他說:“地下水位下降,湖面水位下降,甚至乾涸。或者河流水量減少。這些都影響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化,因為水少了,也影響到下游斷流的社區。
這是第一份研究每月水源變化而不是每年變化的報告。報告發現,有40億人面臨嚴重的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有一半人在中國和印度。相比之下,以前的報告稱有20到30億人缺水。墨西哥、北非、南美、中東和美國西部,也都面臨嚴重的缺水危險。
這份研究報告制定了一條新的基線和更精確的衡量指標,供決策者使用。
報告還向公眾發出了重要的訊息。
特文特大學的胡克斯特拉說:“人們必須更清醒地認識到他們消費的每一樣東西使用了多少水,因為消費者的選擇,影響到生產他們選擇產品的用水量。如果他們改變消費習慣,比如說少吃些肉,就會節省大量的水。”
關鍵是以可持續的方式使用水。這個問題和氣候變化一樣,是國際社會的當務之急。
胡克斯特拉說:“所以,我們應該開始為水資源定價,更合理地分配水源,也更有效地使用。”
胡克斯特拉希望,這些新的資料會促使人們採取行動,緩解水源不足,考慮如何透過消費習慣的改變,更有效、更可持續的使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