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06月25日
雲南
今年6月21日是第二屆國際瑜伽日,無論是在紐約、巴黎,還是在上海或新德里,全球的瑜伽愛好者們都在這些城市的顯著地標性建築周圍,舉行了集體瑜伽活動,以慶祝這個年輕而富有魅力的節日。
瑜伽很早就已經開始在西方社會流行,然而,在中國,瑜伽的興起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它正成為一種時尚潮流,尤其深受年輕人的推崇。中國大中城市瑜伽訓練班的普及程度以及參加人數之眾,使得印度媒體驚呼:瑜伽已成為印度軟實力的先鋒,正逐漸滲透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
莫迪推廣印度軟實力
隨著近些年來印度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上升,印度的領導人也意識到“大國崛起”不能單純依靠以經濟和軍事為代表的硬實力。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後,便積極向全球推廣印度的軟實力,瑜伽則被作為首當其衝的代表。
莫迪本人就是位瑜伽愛好者,無論是在國事出訪期間,還是在參加國際會議的空隙,他都不忘與世界各國的政治領袖們探討一番練習瑜伽的益處。2014年9月27日,莫迪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言時,提出了設立“國際瑜伽日”的建議。他說:“瑜伽是印度古代傳統留給我們的無價禮物,這個傳統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它體現了身心合一,思想與行動合一,克制與執行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健康和福祉的全方位關注。它不僅僅是一項鍛煉,也是在挖掘對自己內心、對世界、對自然的感知。”
2014年12月11日,聯合國通過了印度駐聯合國大使提交的方案,將每年的6月21日定為“國際瑜伽日”。
在2015年6月21日第一屆國際瑜伽日的慶祝活動中,莫迪總理親自帶領來自全球84個國家的3萬5千多名瑜伽愛好者,在新德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集體瑜伽練習活動,其參加人數和代表國家的數目創下了這類活動的吉尼斯記錄。今年,印度再次集結3萬多人,在其新興城市昌迪加爾舉行了為期四天的慶祝活動。
瑜伽在中國方興未艾
儘管有學者考證,瑜伽在古代就已經隨佛教的傳入而進入中國,不過,現代瑜伽在中國的興起卻應當歸功於一位香港女性。1985年,張蕙蘭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推出每天早晨半個小時的瑜伽健身節目,從此,瑜伽運動走入了中國的千家萬戶,蕙蘭老師也被中國的瑜伽愛好者們親切地稱為當代中國“瑜伽之母”。
瑜伽在進入中國後的最初十幾年發展緩慢,直到21世紀之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白領越來越多地關注形體的塑造和身心的健康,一些年輕女性率先走出去,前往印度富有盛名的瑜伽學院拜師學習。這些人將印度不同流派的瑜伽技巧帶回國內,隨著瑜伽冠軍魏秋琪、“中印瑜伽大使” 母其彌雅等一批“美女教練”的出現,瑜伽運動在媒體上得到越來越多的曝光機會,瑜伽愛好者的數量才開始呈現指數級增長。
為慶祝今年的國際瑜伽日,6月17日至21日,第二屆中國--印度國際瑜伽節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市舉行。幾百名來自中國各地的瑜伽愛好者在印度瑜伽大師們的帶領下,進行了帶有表演性質和教學性質的瑜伽練習。據《印度人報》(The Hindu)報導,印度大師們驚訝於瑜伽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也對這項古老的修身養心運動能在中國成為一門利潤頗豐的生意而感嘆不已。
《印度人報》採訪的成都“聖珈瑜伽中心”總經理吳海霞表示,她的瑜伽中心已經在中國開辦了700多家連鎖瑜伽會館,吸納了40多萬瑜伽健身會員。中心開設有初、中、高級的瑜伽進階課程,每個班40至50名學生,學費大約為每月3000元人民幣。她說:“我們絕不缺少學生來源,而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好的指導教師。”她希望能夠在這次中印瑜伽節期間,與印度的老師們簽訂某種商業上的合作協議,“印度大師的親臨指導會將我們的業務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中國特色的瑜伽
中國的瑜伽場館在近十年期間爆發式增長,據印度IANS通訊社報導,僅在北京市朝陽區,提供瑜伽課程的健身場館和瑜伽會所就從2003年的3家增加到2015年的將近1000家。在這些眾多的機構當中,既有像聖珈瑜伽中心這樣較為正規的機構,也有不少資質不足的草台班子。他們的廣告往往以“美體健身”作為賣點,這讓印度瑜伽導師們感到十分困惑。
印度一所瑜伽學院的教師伯薩勒(Uday Bhosale)在接受《印度人報》的採訪時表示,中國的學生們過於注重身體上的訓練,而忽略了意念的練習,從而不能完全掌握瑜伽的精髓。“我們(印度教師)的任務就是向他們解釋瑜伽的生物機械原理,解釋每個動作的生理和心理意義,使他們得到對於瑜伽獨特性更好的認識。”
雲南大理的於女士告訴記者,她自己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她說:“我前後練習瑜伽7、8年,參加過好幾個不同場館的瑜伽課程。但是,我總覺得我們大多數人都不過是在那裡伸伸腿、抻抻筋。我原本以為,瑜伽還有除了健身以外的其他的東西。”
由於對瑜伽的推廣大多以“美體健身”為賣點,女性成為中國瑜伽愛好者中的壓倒性多數。很多男性認為,瑜伽的動作不夠陽剛,甚至有些男性以為,瑜伽就是專門為女性鍛煉身體而誕生的。
北京“悠季瑜伽學院”(Yogi Yoga)的印度創始人莫罕(Yogi Mohan)對IANS表示,中國的瑜伽從業者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中國政府部門正力求引進更多的印度瑜伽老師,以使得這項運動正規化。莫罕自2003年開始在北京教授瑜伽課程,目前,他的悠季瑜伽學院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都開設了分支機構,他說:“我們正在與中國的國家體育總局洽談,合作培養大學的體育教師們,讓他們掌握'正確的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