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7.26
黎巴嫩薩拉方德
在黎巴嫩的一個沿海小鎮,有一戶人家傳承著一門有著上千年曆史的手藝。吹製玻璃的工藝可以追溯至生活在這個地區的腓尼基人,卡里夫一家說,他們是黎巴嫩這門手藝的唯一傳承者。他們與一位生態創業家合作拓展業務,也意想不到地在黎巴嫩最近的“垃圾危機”中收穫商機。儘管如此,這門古老工藝的未來傳承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這些玻璃製品,精美絕倫,這種美的呈現需要花功夫,也與獨門手藝分不開。
卡里夫一家製作高品質的玻璃製品。他們說,他們是黎巴嫩古老吹製玻璃工藝唯一健在的傳承者。
但是,這門手藝正面臨失傳。
玻璃裝飾匠人尼斯玲·卡里夫說:“這門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這個活兒賺不了錢。。。
有時候爐子會停工5、6個月。但是我們一直做到現在,就是因為這是祖輩傳下來的。”
這些例子見證了卡里夫匠人們的工藝傳承。在黎巴嫩國家博物館裡,人們可以看到生活在現在是敘利亞、黎巴嫩和以色列北部地區一帶的腓尼基人首先在大約公元前50年使用的玻璃製作工藝。
考古專家娜達·卡拉斯說:“從全球維度上來講,玻璃的重要意義在於,玻璃始於腓尼基人生活的沿海地區,當時被稱為棕色玻璃。玻璃的通透讓當時的人覺得神奇。”
卡里夫一家居住在黎巴嫩南部小鎮薩拉方德。他們一直使用回收的玻璃製作玻璃製品。去年的垃圾危機以後,公眾對回收利用越來越關注,這幫助了卡里夫家的生意。
三年前,他們與專註生態的創業家茲亞德·阿比切克合作,讓他們拓展了一個新的市場。
阿比切克說:“我和他們說,我有幾噸的綠玻璃,我想重新生產這批玻璃,我們一起幹。”
尼斯玲·卡里夫說:“垃圾危機後,大家都知道我們回收利用玻璃。所有人都給我們送來玻璃,但是我們得有訂單才能重新利用。”
他們的生意在這幾年有所好轉,但是他們的手工製品畢竟是個費時費力的功夫活,面臨工廠產品的激烈競爭。
很多人希望能卡里夫一家繼續做下去,不僅僅是接收他們產品的貝魯特的工藝品店“黎巴嫩匠師”(L'Artisan Du Liban),還有眾多的粉絲,他們希望這門瀕危的藝術繼續傳承下去。
“黎巴嫩匠師”工藝品店的哈拉·阿布德拉克說:“他們很喜歡,專門打聽,他們知道只有五種顏色,會問有沒有某種顏色的。。。遊客們喜歡這種玻璃製品。 ”
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但是現在,至少爐子裡的火焰還在燃燒,這項在世界上留下深深印記的古老工藝,也將繼續留在人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