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選應用助招聘流程更加公平

2016.11.02
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
在美國,儘管聯邦法律禁止雇主因諸如種族、性別和年齡等因素而歧視應聘者。但人們一些不自覺的偏見仍然會在無意中影響招聘結果。一名年輕女子決定通過使用一款應用軟件程序來測試就業機會平等的原則在實際招聘過程中是否得到貫徹。

斯黛芬妮•蘭普金絕不是懶人。

她說:“我13歲的時候就開始寫代碼,之後有幸從斯坦福大學獲得了一個工程學的學位。在微軟工作了五年,最近又從麻省理工的斯隆管理學院畢業……”

在近期於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召開的新興技術大會上,蘭普金被授予“35歲以下創新者”的榮譽稱號。但有點諷刺的是,蘭普金的創新源於她未能獲得升遷。

她說:“我參加了一家非常大型的技術公司一個首席分析師崗位的面試,我進入了最後一輪,我覺得我做得非常好,但招聘官回來告訴我說我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他們認為我更適合一個銷售或市場營銷的崗位。那一刻讓我頓悟,讓我有了開發這款應用的想法。”

蘭普金之後創建了“混合門”(Blendoor)並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這是一款為求職者們設計的移動應用軟件。使用這一程序的人們可以對招聘者隱藏他們的姓名、年齡和照片。在使用這款應用時,求職者只需在手機屏幕上向右一劃就能申請工作列表中的工作,招聘者們也只需向右一劃就可以標記那些他們感興趣的簡歷。當應聘者與招聘者相互感興趣時,“混合門”會向雙方發送提醒。

蘭普金說:“最讓人沮喪的就是一些公司說他們真的想讓他們的員工構成更加多樣化,但他們發現這很難,因為這涉及到人才輸送管道的問題,而我又確實知道有很多很多人申請了好幾次工作,都是在遞交完簡歷之後就沒了下文。”

民間研究機構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研究人員於2003年向波士頓和芝加哥提供工作機會的雇主投遞簡歷,他們發現那些名字聽起來像是白人的應聘者收到電話回复的數量比那些名字聽起來像是非洲裔美國人的應聘者收到回電的數量多出了50%。

蘭普金說:“在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一些偏見。這與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都無關。我們的大腦都是這樣運作的,因此我們需要諸如這款應用這樣的工具來減低產生偏見的風險。”

蘭普金表示,這款應用帶來的回報就是使她看到像她這樣的應聘者最終能夠獲得平等競爭的機會。

她說:“事情就該是這樣。如果矽谷和許多其它產業真的以唯才是舉為傲的話,員工構成單一化的現象就不該出現。”

希望因為“混合門”的出現,將來的招聘環境會更加公平,人們不必再因為擔心應聘失敗而隱藏自己的姓名、性別、種族或年齡。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