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販子、強制遣返,脫北女性在華受煎熬

照片:2016年11月1日,三名朝鮮“脫北”女性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傳統基金會”講述她們逃難韓國而被迫與中國的子女分離的故事。

2016年11月07日
華盛頓
“脫北者”是指因為生活貧苦的窘境或是對外部自由的渴望而冒險以非正常的渠道離開祖國的朝鮮人。近年來,有關“脫北者”的故事不斷,少不了悲慘與離奇。而專程前來美國的金正雅(音譯)一行人,希望人們關注的,是她們同時作為一名“脫北者”和一名母親所面對的痛苦與無奈。11月1日,她們在華盛頓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人口販賣

金正雅出生在朝鮮,小時候被親生母親拋棄,兩次被收養。她說,她在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候,想到的是自己以後一定不會這樣殘忍地對待孩子。

她說: “可悲的是,我最終還是成為了像我母親一樣的壞媽媽。我最終拋棄了我那在中國的孩子。”

她在逃離朝鮮時被人口販子拐賣,被迫嫁給中國東北的一個農民。當時的她已經懷孕,為了讓生下的孩子避免被遣送回朝鮮,她把女兒登記在中國丈夫的戶口下。後來的兩年多時間裡,由於一直生活在可能被中國政府發現並遣送回朝鮮的恐懼中,金正雅只好甩下孩子,隻身逃往韓國尋求庇護。顯然,她的情況十分普遍。

金正雅說,脫北者中80%都是女性,其中60%都遭遇過人口販賣,或是被迫與自己的孩子分離。

位於韓國首爾的“韓國國家統一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2015年發布的白皮書中指出,脫北者的確切數據很難統計,不過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特蘭•羅賓森(Courtland Robinson)教授估計,中國東三省地區有朝鮮脫北者約6800名,而其中的朝鮮女性生下的孩子則逾7800名。

金正雅說,從朝鮮逃亡的女性通常會成為人口販子的目標。這些人身無分文、舉目無親,為了生存,被迫嫁給當地的中國男性。她說,她們就像商品一樣,被買賣,甚至被虐待。

黃玄真(音譯)1998年在丈夫去世後,為了年紀尚小的女兒,她來到中朝邊境的市場上賣東西養家糊口,卻被一對夫婦欺騙,賣到了中國。由於她三番四次試圖逃跑,這家兄弟幾人輪流打她,勉強倖存下來。

她說,她在泰國逃難期間遇到的很多朝鮮女性比她的經歷更加淒慘。不過,黃玄真表示,許多逃到韓國的脫北者選擇藏起這段被買賣、被虐待的經歷,因為她們感到極度的羞恥。

因此,金正雅創建了非營利組織“團結媽媽”(Tongil Mom),近百名成員希望發聲表達她們的訴求,吸引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強制遣返

也有像李永熙(音)這樣稍稍幸運一些的。她在1997年決定逃離朝鮮。她說那時候的朝鮮,還有很多人因為食不果腹而死去,但是與此同時她滿眼所見的是腐敗的官僚,因此她選擇出走。

李永熙的母親幫她聯繫到了中國東北的親戚。她說,那時候她只要想到要在一個新的環境裡與親戚們一起生活,就興奮不已。

到了中國,李永熙花錢買了假的身份證,也遇見了一個中國男人,結婚生子。

即便如此,她那帶口音的、不流利的普通話出賣了她,被警察抓了起來,面臨被遣返的風險。雖然親戚們籌款一萬元,賄賂當地官員,把她保了出來,但受了震驚的她因為害怕,還是決定逃往韓國,無奈地留下了四歲大的兒子。

中國政府視進入國境的脫北者為非法的“經濟移民”,而非“難民”,一旦發現,則遣送回朝鮮。據一些脫北者描述,這些“變節者”回到朝鮮則被羈押,面臨監禁、苦役和懲罰,家屬也有連帶責任。

金正雅稱,不論是像黃玄真那樣備受虐待,還是像李永熙一樣家庭和諧,在中國的脫北女性都生活在隨時面臨“強制遣返”的恐懼之中。她說,她們別無選擇,只能想方設法前往韓國,尋求政治庇護,而這也就意味著她們與兒女的分離。

她說:“很顯然,受害人不僅僅是我們這些脫北的母親們,中國公民也是受害者。我們孩子的父親是中國人,孩子也就是中國公民,這些父親也是受害者,因為他們的妻子都被抓了,不在家了。”

她向中國政府發出呼籲說: “我們並不要中國政府給我們公民身份,或是登記戶口,只是希望他們把這些母親們作為特殊情況,不要把我們作為逮捕或是遣返的對象,這樣我們才能留下照顧孩子。不要打破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紐帶。”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