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鏽地帶”俄亥俄吸引中國投資創造就業

2016年11月07日

這里市全球最大的汽車玻璃工廠。它有一個中國名字-福耀。兩千一百名工人在這裡,為北美汽車製造商生產各種玻璃配件。

就在同一個廠房裡,曾經是通用汽車的生產線。2008年金融危機,通用汽車戴頓工廠也無法倖免,大約一千名員工失業。

這次將製造業帶回代頓市的,是成立不到30年的福耀集團。來自中國福建的福耀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製造商,佔有70%的中國市場。兩年前,福耀投資5億美元在同一片土地上建廠,2015年開始投產,目標是每年為北美廠商生產的四百萬輛汽車生產玻璃,佔據20-25%的北美市場分額。這對俄亥俄來說,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機會。

福耀美國公司運營經理邁克·弗崙坎普(Mike Fullenkamp)說:“福耀剛在這裡建廠的時候,沒人知道怎麼做汽車玻璃,那是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需要中國來的同事培訓這裡的美國員工。”

在美國“鐵鏽地帶”上的俄亥俄代頓市,穩定的製造業鐵飯碗不復存在,接受新技能培訓,不斷尋找工作機會成為常態。

俄亥俄州長勞動力轉型辦公室主任萊恩·伯吉斯(Ryan Burgese)說:“我們看到中國的公司為俄亥俄創造就業,俄亥俄需要這股能量,我們很高興看到他們帶來了工作機會。”

在代頓、哥倫布,甚至是北部的托萊多,很多人都知道福耀的名字。

大衛·巴洛斯(David Burrows)去年加入福耀美國公司,擔任商業發展副總裁,他說:“福耀投產14個月,現在僱傭了兩千一百名員工。很多人之前都沒有工作。他們想找一份工作,但沒有合適的職位。有人之前只能滿足溫飽,但現在他們有全套的醫療保險、牙科、眼科保險,我們提供多種福利,並為員工支付大部分的費用。”

曾經在通用工作13年的羅德尼,又回到同一棟樓里辦公。對他來說, 他需要一份收入,而這裡是他新的開始。

他告訴我們,所有員工一開始起點時薪是12美元,過了90天的試用期,工資會隨崗位調整。工作滿一年之後會得到加薪。這和他在通用汽車的時候差不多。

如何應對全球化的貿易,如何將製造業帶回到美國,這是兩位總統候選人都在試圖解答的問題。在代頓市,選民們最關心的是誰能為他們帶來就業,誰能提高他們的工資。而他們的雇主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大衛·巴洛斯說:“政治人物都在說,中國、墨西哥還有其他一些國家偷走了我們的工作。但現在情況是,福耀現在在美國建廠製造玻璃。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機會,這也是我加入福耀的原因之一。”

當地餐廳經理盧克說,自從福耀進入代頓市,他的生意變好了。他認為哪個國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給美國的經濟注資,在僱傭美國人。很多工作從美國流失,有外國在這裡投資是件好事。

盧克支持川普當選總統,就業仍然是他最主要的考量。他說他怕希拉里會讓更多人進入美國。這裡的工作機會還滿足不了美國人的需要,讓更多的人來,又沒有工作機會,是不負責任的。

中國企業在美國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對福耀的美國員工來說,不同的語言文化和溝通方式是最主要的問題。

很多中國人在學英文,很多美國員工也學了一點中文。羅德尼說,雖然語言障礙依然存在,但他們也在學著用其他方式進行溝通。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