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經濟走廊通車開航恐怖襲擊仍是威脅

2016.11.15
華盛頓
連接中國新疆和巴基斯坦出海口的“中巴經濟走廊”11月13日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完成了試通行。而就在前一天,當地發生的恐怖襲擊再次凸顯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巴基斯坦投資計劃中的安全隱憂。

巴基斯坦總理和陸軍參謀長與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13日在南部的瓜達爾港參加了載有來自新疆貨物的中國商船的出航典禮。這些貨物由幾十輛卡車自新疆喀什從北向南穿越巴基斯坦西部,歷經兩個星期運送到瓜達爾港,這是中巴兩國首次組織貿易車隊完成運送。有中國媒體說,這次試通行的主要目的是開拓“中巴經濟走廊”喀什到瓜達爾的陸路運輸線路,考察路線的路況、所需運輸費用和所經之地管制情況等。

就在這次試聯慶祝活動舉行的前一天,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茲達爾的一個宗教場所遭到恐怖主義組織炸彈襲擊,造成60多人死亡。恐怖組織“伊斯蘭國”聲稱對襲擊負責。

外界認為,如果沒有安全和穩定保障,中國公司將不願在這條中巴陸路貿易線路上進行更多投資。

海德堡大學南亞問題專家沃爾夫(Siegfried O. Wolf)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說,即便恐怖分子在巴基斯坦這一地區的襲擊數量有所減少,他們仍然有能力發動襲擊,巴方是否能確保“中巴經濟走廊”的安全受到質疑。

中國官員說,中巴經濟走廊為巴基斯坦當地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巴基斯坦官員說,當地不發達地區將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全體巴基斯坦人民都將受益。

不過,俾路支地區的分離主義者反對“中巴經濟走廊”,認為這一計劃主要讓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旁遮普省受益。巴基斯坦的主要政府官員和軍官都來自這一省份。

巴基斯坦官方在這一問題上態度強硬,稱反對這一計劃的人是在出賣巴基斯坦的經濟利益。總理謝里夫13日說,“中巴經濟走廊”的敵人就是巴基斯坦的敵人。

外界認為,巴基斯坦與中國進行更緊密的貿易安排可以降低其對美國的依賴。對於中國來說,“中巴經濟走廊”可以讓自己在南亞獲得更多的戰略和政治優勢,與巴基斯坦共同對抗親美的鄰國印度。

從經濟戰略上來說,中國或許可以讓瓜達爾港成為進口中東石油的另一個通道,減輕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不過,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巴經濟走廊”成本高昂,路途安全問題複雜,對中國來說得不償失。

“中巴經濟走廊”最早在2013年5月由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巴基斯坦時提出。2015年,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了46​​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source: 
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