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4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洲正在經歷一場可能被看做“現代淘金熱”的狂潮。不過這波狂潮,和19世紀中葉的那次有顯著不同。新的黃金是:技術和加州矽谷成功的初創公司。 世界各地的人們為其吸引,他們來到這裡,試圖成就一番大事業。亞洲也正在形成技術中心。不過在有“金州”之稱的加利福尼亞,你會看到和其它地方不同的企業初創文化。
FullDive創意總監歐光穎(ED OW)曾在中國、臺灣的科技初創公司工作過,現在他為矽谷的一家虛擬實境初創公司效力。他說,試圖在亞洲創辦企業,要比在矽谷難得多。
他說:“找到投資者要難得多,他們要實際得多,會說:‘嘿,你得一早就想出一個商業模式,一早就開始賺錢,才能養活自己。”
他說,在矽谷,投資者在應對風險方面更自如。
他說: “你有一個好想法?太棒了!去實現它吧。我們會投錢,在這個過程中,摸索出一個商業模式。”
矽谷投資人梁爍(Tuoc Luong)曾在一家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他說,這種不同,背後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人們如何看待風險和失敗。
他說:“亞洲過於注重他人如何看待你。當你失敗了,會有一種看法:‘怎麼,你沒有成功?’ 但其實比這還要糟。這會影響到父母,他們會說:‘啊,我的兒子沒有成功?’”
在矽谷,投資者不把失敗看作負面的東西。
梁爍說: “他們不會避開那些失敗過的人,因為他們看到,好,他們從中學到了東西。”
500 Startups風險合資夥伴陳平(Binh Tran) 說,儘管在這裡人們會以更積極的心態看待失敗,但真的遭遇失敗時,仍然不是件容易事。
他說:“很多人得了抑鬱症,這些人可能自殺。創辦自己的公司會帶來巨大的壓力。你會和你的自尊心、還有身份認同捆綁在一起。”
不過陳平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不斷來到矽谷,夢想著能成為下一個谷歌或臉書。
他說:“你在媒體上看到這些,這使很多人想要致富,人們有一種淘金的心態。”
很多來自海外的企業家,有過硬的技術知識,但他們可能缺乏軟技能。
梁爍說:“你要有能力招募頂尖人才,能讓這些頂尖人才一起共事,你要有能力以一種激勵他們的方式傳達你的理念。”
矽谷投資者不僅在美國,也在海外尋找這些技能。
陳平說: “矽谷之外世界其它一些地方也在發展,在動力和創新方面和矽谷不相上下,我們開始在中國的一些地方看到這一點。”
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也在不斷變化。
歐光應說:“他們來到美國,在這一帶大力投資,再把這些帶回中國。事實上,他們也鼓勵中國人從事創新。”
創新不止發生在中國,隨著科技的傳播,整個東南亞都在興起一股創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