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目前正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第41屆大會。 該委員會7月8日決定將中國申報的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列為世界遺產。 當天被列入世界遺產的還有柬埔寨的三波坡雷古寺廟區( Sambor Prei Kuk)和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歷史城區(Historic City of Ahmadabad)。
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宣布決定時表示,鼓浪嶼是九龍江入海口的一個小島,離廈門市不遠。 隨著1843年廈門的開埠通商及1903年鼓浪嶼被劃為國際區,使得這座位於中國南部海濱的島嶼很快成為了中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鼓浪嶼是交流中誕生的,是文化交融的一個例證,其城市肌理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在鼓浪嶼,不同的建築風格混合在一起,比如福建南方的傳統建築、西方新古典主義風格或是殖民地外廊風格的建築。 最有特點的例證是在這裡還創造了一種融合了不同影響的新建築運動,即所謂的廈門裝飾風格,它是一種介於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風格與裝飾風藝術之間的一種結合體。
柬埔寨的三波坡雷古寺廟區當天也被列入世界遺產。 三波坡雷古在高棉語中意為“叢林中的寺廟”,它是6世紀末至7世紀初的真臘王國的首都所在地。 這一遺跡佔地25平方公里,包含有一個帶有防禦工事的城市中心以及若干寺廟,其中有十座八角形的廟宇具有別的東南亞類似寺廟所沒有的獨特特徵。 其砂岩建築裝飾是吳哥時代以前所具有的獨特風格。
8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還有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歷史城區。 帶有防禦工事的艾哈邁達巴德建於15世紀。 它展現了蘇丹時代的豐富建築遺產,特別是巴達爾(Badhra)城堡、帶有防禦工事的城牆與城門、大量的清真寺和墓地以及其他時期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重要寺廟。 城市的脈絡由沿著封閉的傳統街道(puras)密集排列的傳統房屋(pols)所構成,街道的門以設有鳥的食盆或者公共水井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