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3日
經濟發展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今天發布的《亞洲及太平洋數字貿易便利報告》 (Digital Trade Facilit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指出,全面實施世界貿易組織2014年通過的《貿易便利化協定》以及其他數字貿易便利化或無紙貿易措施預計將使亞洲和太平洋的貿易成本降低26%,即每年節省6730億美元。
報告指出,東盟國家貿易成本可能減少超過15%,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越南的減少幅度最大。 在南亞地區,包括印度和斯里蘭卡在內的所有國家的潛在貿易成本削減幅度均超過20%。 最不發達國家和太平洋島國,如孟加拉國和薩摩亞,獲得的收益最大,數字貿易便利化帶來貿易成本降幅超過30%。
數字貿易便利化是指將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應用於跨境移動商品的交易程序。 如果數字貿易便利化程度能達到中國目前的水平,亞太地區的年度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3.8%以上,到2030年,其出口將增長11.2%。 同時,報告指出,預計無紙化貿易的實施將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沒有各國之間的密切合作是無法實現的。
報告還發現,自2005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生效的區域貿易協定中有一半以上包括無紙化貿易條款,其中絕大多數協議包括一項或多項承諾,以交換與貿易有關的數據和電子信息。 最近的韓國- 越南自由貿易協定,中國- 澳大利亞自由貿易協定等,比世貿組織的《貿易便利化協定》在促進數字貿易便利化和將現代通訊技術應用於貿易程序方面走得更遠。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阿赫塔爾(Shamshad Akhtar)表示,貿易便利化是為了讓貿易更簡便。 各國需要密切合作,精簡和數字化貿易程序。 《亞洲及太平洋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框架協定》可以支持這一進程。 孟加拉國、柬埔寨、中國、亞美尼亞和伊朗在2017年正式簽署了這一協定。
《協定》於2016年在亞太經社會第72屆年會上正式獲得通過,同年10月向亞太經社會正式成員開放簽署。 《協定》全面致力於貿易程序的數字化、使與跨境貿易有關的數據和文件實現無縫電子交流,並對這一做法給予法律承認,而不是僅僅在同一個國家的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交流。
該框架協議由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超過25個亞太經濟體利用四年時間設立,旨在形成一個包容性和有利的平台,使所有參與貿易的經濟體受益,無論其在貿易便利化方面處於何種階段。 預計該協議的實施將大大減少交易時間和成本,並提高監管合規性。 重要的是,它將使已經開始啟動雙邊或地區數字貿易工作的國家能夠從中受益,並確保新出現的區域和多邊解決辦法能夠更充分地對現有工作進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