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
經濟發展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委員會今天在曼谷發布的一份聯合報告表示,如果該地區要在2030年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那麼亞洲和太平洋國家必須建立對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並投資於社會保護體系。
這份由亞太經社會、亞洲開發銀行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發表的報告題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向可持續和有應變能力的社會轉型”。 報告強調,要增強抵禦諸如洪水、污染和商品價格波動等經常性衝擊的能力,社會需要著力提高四種複原能力:預期性、吸收性、適應性和變革性。
該報告指出,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針對各種衝擊加強自己的抵禦能力,例如建立早期預警系統以預測自然災害,將氣候變化納入國家計劃主流,投資社會保護系統以促進收入和健康安全。 但是,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確定和實施政策應對措施,這將有助於加強國家的抵禦能力,並將脆弱的人類系統轉變為更可持續的系統。
報告認為,過去幾十年來,亞太地區經歷了快速轉型、老齡化、城市化、自然資源需求增加、全球化和技術進步,這些因素不斷對該地區加以重塑。 然而,該報告指出,這些趨勢往往不成比例地對最邊緣化的群體和社區造成影響,使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各種環境和金融衝擊的脆弱的亞太地區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例如,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超過4000萬人在2017年8月遭受強烈的季風降雨影響。 與此同時,空氣污染的影響使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次區域付出的成本估計達到區域國內生產總值7.5%,而2014年油價下跌給中亞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和財政後果,僅阿塞拜疆一國經濟增長就下降了3%。
亞太經社會、亞行和開發計劃署於3月28日至30日在曼谷舉行第五屆亞太可持續發展論壇(APFSD),這份報告在論壇開幕當天發表。 該論壇的結論和建議將為於2018年7月在紐約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提供論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