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7日
和平與安全
國際知名演員兼製片人楊紫瓊曾出演過三十多部電影,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世界級明星。 然而也許有些人不知,在聯合國這個世界政治和外交舞台,楊紫瓊也是一位常客。 今年,在聯大就建設與維持和平主題而舉行的高級別會議開幕式上, 她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親善大使 ,應邀向大會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楊紫瓊在講話中呼籲世界做出共同努力,在當前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為建設和維持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聽聯合國新聞李茂奇的報導。
每當提到楊紫瓊,許多人會馬上聯想起《明日帝國》、《臥虎藏龍》、《藝伎回憶錄》這樣一些讓票房飆漲的“大片”,她在電影中所創造的一些強大的女性角色,對人們有關亞洲女性的傳統看法提出了挑戰。
然而,也許有些人不知道,楊紫瓊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慈善和社會事業上。 2016年,她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親善大使 ,以在全球提高人們對聯合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認識和支持。 楊紫瓊還是聯合國道路安全行動十年(2011-2020)的全球道路交通安全大使,是全球道路安全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主張將道路傷害視為全球公共衛生與發展的優先事項。
4月24日,受聯大主席的邀請,楊紫瓊在聯大會堂舉行的題為“建設與維持和平高級別會議“上作為民間社會的代表、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親善大使的身份,繼聯大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之後,向在場包括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的與會者發表了鼓舞人心的講話。
楊紫瓊:“在過去幾年中,作為開發計劃署親善大使,我遇到了許多被迫逃離家園的男女老少。他們在努力維持生計,他們被拋在後面,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痛苦是由暴力、衝突或危機造成的……估計現在共有6560萬人被迫流離失所,原因主要是暴力和衝突。在過去的十年裡,難民人數幾乎翻了一番。而更加具有悲劇性地一面和令人心碎的是,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難民是兒童,其中許多人與家人離散。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30年,也就是我們希望實現17個可持續目標的那一年,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窮人將生活在受到高度暴力影響的國家。“
楊紫瓊表示,暴力衝突以不同的方式影響男性和女性。 婦女和女孩常常成為性暴力和性別暴力的犧牲品,成為人口販賣、性奴役和強迫婚姻的受害者。 對兒童和青年而言,暴力和衝突造成的毀滅性長期影響可能導致心理創傷,並可能對認知和社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它也可能使她們面臨暴力或在以後成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她強調,戰爭和暴力所造成的人力成本是悲劇性的,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與此同時,受影響的國家、地區和國際社會所承擔的財政費用也是巨大的,且影響範圍廣和具有長期後果。 楊紫瓊表示,避免暴力衝突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採取預防措施。
楊紫瓊:“國際社會的大部分努力和資源,總額達數千億美元,一直致力於對可能發生的危機做出反應。然而,我們應該做的是首先防止衝突。它可以拯救無數的生命和節省數十億美元。 《聯合國憲章》將防止暴力衝突確定為聯合國的首要目標,旨在“欲免後世再遭戰禍” 。預防衝突是我們的使命,我們需要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這不僅包括就維持和平這一理念預防暴力衝突,同時也包括通過諸如防止氣候變化和確保備災等行動防止危機和人類苦難。“
楊紫瓊表示,婦女在維持和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賦予女性權能至關重要。
楊紫瓊:“有關維持和平的各項決議非常重視預防衝突。它們還強調了包容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在這一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包容性意味著堅持2030議程的承諾,不讓任何人落後。包容和持續的建設和平意味著婦女充分參與社會,沒有這些,長期而言就不能保證和平與繁榮。賦予婦女權能可以改變我們的社區,使和平變得更加具有可持續性。有證據表明,建設和平干預措施如果與促進兩性平等直接相連,則會更加有效。而且,婦女應該成為和平談判和建設和平的積極推動者,而不僅僅是需要保護的服務的受益者。將婦女和婦女團體納入解決衝突和建設和平進程,顯然可以加強保護工作,加強建設和平的有效性,並有助於確保和平協定的可持續性。“
楊紫瓊表示,兩性平等有助於持久和平與可持續發展。 經濟、社會和政治部門在男女之間存在的系統性差異妨礙了可持續發展和持久和平。 婦女需要參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優先事項必須納入可持續發展、預防衝突、在危機中實現早期恢復、建設持久和平和復原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撥出必要的資金和資源來推動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能,特別是為了建設和平這一目的。
楊紫瓊:“促進賦予婦女權能和維護和平和包容的社會是'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的關鍵要素。開發計劃署和其他聯合國機構已將賦予婦女權能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其幫助支持和促進和平、公正和包容性社會努力的核心內容。聯合國機構一直在世界許多地方開展這種以預防為重點的舉措。例如,由於其在近170個國家的實地工作和廣泛的技術專長,開發計劃署能夠在許多領域為國家及其領導人提供量身定制的綜合支持,包括法治、實施司法救助、人權、選舉、憲政進程、地方治理,可持續生計和適應氣候變化。最近公佈的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共同撰寫的《通往和平的道路》的報告的基本前提是,如果不解決和預防衝突,我們就無法實現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事實上,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一個藍圖,幫助消除暴力和動亂的根源。建設和維持和平是聯合國存 的核心。如果我們要'欲免後世再遭戰禍',可持續發展就勢在必行。但是在沒有和平的情況下,發展既不可實現,也不可持續。一致努力實現可持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楊紫瓊最後表示,建設與維持世界和平需要聯合國所有會員國做出自己的真正努力。
楊紫瓊:“我們知道,聯合國會員國肩負著實現和維持和平的關鍵責任。實現持久和平是一項長期努力,涉及建設有抗禦能力的機構,確保經濟轉型並解決可能導致衝突的不平等和不滿。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我們需要為聯合國系統提供時間、空間和資源,以推行可產生持久成果的長期戰略。讓我們把這次高級別會議的重點放在討論如何共同做出努力,加強聯合國履行其任務的能力,消除衝突的根源,防止暴力升級,實現持久和平,並且不讓任何人落下。“
Photo: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親善大使楊紫瓊在聯大舉行的“建設與維護和平“為主題的高級別會議上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