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會議報告鼓勵東非國家利用貿易政策增強婦女經濟權能

2018年5月9日

婦女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天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東非國家可以在該區域教育、就業和其他關鍵領域取得進展的基礎上,利用貿易政策幫助婦女在經濟上增強權能。

這份題為《東非共同體區域一體化:貿易和性別影響》的報告分析了東非共同體區域一體化對布隆迪、肯尼亞、盧旺達、坦桑尼亞和烏干達五個國家婦女福祉的影響,並提出了建議。

東非共同體擁有1.5億人口,成立於2000年,成員包括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南蘇丹。

貿發會議的報告發現,東非共同體出口市場的關稅自由化增加了女性在肯尼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製造業領域的就業份額,生產工人受益最大,而白領女性的就業幾乎沒有任何改善。

東非共同體成立後,經濟活動從農業轉向服務業,其次是工業。 然而,就業結構的轉變相對較弱,特別是對婦女而言,大部分婦女仍然在從事農業。 自營職業或在家庭中工作仍然是大多數婦女所從事的兩種弱勢就業形式。

貿發會議秘書長基圖伊指出:“性別平等不是發展過程的自然結果,因此需要積極推動性別平等的政策。”

報告進一步指出,東非兩個最大的經濟體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在研究涉及的五個國家中性別不平等的程度最高。

自2000年建立東非共同體以來,該地區的成人識字率和初等教育入學率有所增加,2015年婦女的識字率達到男性的90%,超過了撒哈拉以南平均77%的水平。 但是,人們獲得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機會仍然有限,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

同時,實行平等的財產權並不足以減少土地所有權方面的性別差距。 只有51%的布隆迪婦女,35%的肯尼亞和烏干達婦女以及46%的盧旺達婦女擁有土地。

此外,通過金融機構獲得信貸的機會仍然有限。 家人或朋友仍然是最廣泛的貸款來源。 例如,在肯尼亞和烏干達,只有約18%的男性和約14%的女性能夠從金融機構借款。

針對這些問題,貿發會議提出了諸多建議,涉及教育、就業、獲得資源、無償護理和家務勞動負擔、決策權、國家和區域性別政策,以及將性別觀點納入主流貿易政策等。

具體建議包括消除中等和高等教育中的性別差距,並製定技能發展計劃,使婦女能夠在高附加值部門工作;建立一個區域性信貸機制來支持東非共同體國家的女企業家;並在該區域將參與的任何自由貿易協定中設立性別問題章節。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