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16日
和平與安全
今天是首個國際和平共處日,第72屆聯大主席萊恰克在給聯合國大會的紀念活動發表的致辭中表示:“ 我們正在目睹各類偏見甚囂塵上,我們正在聽見排外的聲浪日漸高漲,仇恨就在我們眼前把人性擠到了一旁。正因如此,此時此刻,我們才更應對這一國際日給予支持”。
聯合國大會於2017年12月通過決議 ,將每年的5月16日定為國際和平共處日。
和平共處是指接受差異,能夠傾聽、認識、尊重和欣賞他人,從而和平與和諧地相處。
設立國際和平共處日旨在定期激勵國際社會努力促進和平、容忍、包容、理解和團結,共同相處、共同行動,面對分歧和多樣性時能夠團結一致,以構建和平、團結、和諧的可持續世界。
聯合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之後建立,其宗旨之一便是倡導國際合作,保護後世免受戰爭之苦。
聯合國大會於1999年分別通過《和平文化宣言》及《和平文化行動綱領》,致力於弘揚造福人類及子孫後代的和平與非暴力文化,鼓勵尊重所有人的人權與基本自由,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
國際和平共處日即是本著《聯合國憲章》、《和平文化宣言》及《和平文化行動綱領》的精神而設立,鼓勵會員國及民間社會開展各類教育和提高公眾認識的活動,共同慶祝這一國際日。
Photo: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南非,黑人被剝奪了基本的人權和政治權利,但兩個來自開普敦的孩子卻建立了一段跨越種族的友誼。
source:
United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