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21日
和平與安全
2018年5月12日,伊拉克以和平有序的方式舉行了擊潰“伊黎伊斯蘭國”恐怖組織之後的首次議會選舉,朝向民主制度邁進了一步。 伊拉克即將組閣的新一屆政府將在中東政局動盪、恐怖勢力四伏的處境中,帶領伊拉克人民進行全方位重建。 人口密集的第二大城市、一度被“伊黎伊斯蘭國”佔據長達三年半的摩蘇爾尤其面臨著清除戰爭遺留的大量安全隱患、重建基礎設施並修復文化遺產的艱鉅任務。 請聽聯合國新聞張立的報導。
從2013年底開始,“伊黎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大肆在伊拉克發起進攻,並逐漸佔據了該國中部和北部大面積地區,其中包括伊拉克的主要城市之一摩蘇爾。
去年12月9日,伊拉克終於取得了打擊“伊黎伊斯蘭國”的歷史性勝利。 但三年多的戰火已給伊拉克帶來了重創。 聯合國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3萬多伊拉克平民在戰火中喪生,超過300萬平民流離失所,約1100萬平民需要人道援助。 據估計,完成伊拉克重建需要近900億美元。 同時,根據國際反恐聯盟的消息,仍有不到3000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殘存在伊拉克和敘利亞,主要活躍在伊、敘兩國邊境地帶。
在收復行動中,被長期圍困的摩蘇爾經歷了被視作是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城市戰鬥。 摩蘇爾被古老的底格里斯河一分為二,西部老城區人口和住宅十分密集,在解放之後仍殘留了大量的爆炸性物質,為伊拉克民眾回返家園和人道援助准入造成障礙。 因此, 聯合國地雷行動服務處作為“開路先鋒”,率先進入這一地區。 其高級項目經理佩爾(Pehr Lodhammar)說,他們在摩蘇爾消除殘留爆炸性物質的過程可謂“步步驚心”。
佩爾:“我們的工作是為摩蘇爾西部的老城區提供准入,包括調查和清除爆炸的風險。我們發現,基本上在每條街道、每條巷子裡、每一座房子和每一個主要基礎設施內都存在爆炸風險。我們的任務是支持伊拉克政府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確定的加強穩定這一首要的工作。在此過程中,我們對重要的基礎設施進行了檢查和清理、讓人們得以安全和有尊嚴地回返,並可以使用學校、醫院、水處理廠、發電廠等基礎設施。我們開展了一項叫做“高風險搜索”的行動——讓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對基礎設施的爆炸性風險進行視覺和手動的搜索,讓其更加安全並清除爆炸物質。同時,據估計,摩蘇爾西部的樓房大量倒塌導致那里至少有760萬噸殘垣斷壁。很明顯,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展工作是非常困難的。”
自2016年10月開始的軍事行動持續了9個多月,導致摩蘇爾近一百萬人流離失所。 目前,摩蘇爾東部正在逐步恢復生機,而返回西部的人仍寥寥無幾。
佩爾:“實際上人們已經返回摩蘇爾東部,那里相當活躍,商店已經開放,人們在那裡生活。但在西部,仍然很少有人返回那裡,很少有商店開放。有些人會回來修復自己的住宅、尋找財物,我們在他們回去之前會對其進行教育,以保證他們回去之後的安全,這是很重要的。我們通過風險教育的活動和提供相關信息,告訴人們爆炸性風險可能會以什麼方式發生,因為這些爆炸性物質已經不像十年前或五年前、甚至幾年前,看上去像一個炸彈一樣。它們現在很不一樣,可能看上去是一個爐子,但其中裝有簡易爆炸裝置。因此,向人們提供這些信息,並提供報告風險的機制是非常重要的。”
在消除安全隱患並重建基礎設施的同時,修復文化遺產以促進民族和解和文化融合也至關重要。 自摩蘇爾2014年6月被“伊黎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佔據後,許多歷史遺產都遭到了大規模的破壞,尤其是標誌性的阿努里大清真寺(Al Nuree Mosque)及其著名的45米高的阿德哈巴尖塔(Al Hadba Minaret),這兩處遺產已有840多年的歷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中心阿拉伯國家股負責人娜達(Nada Al Hassan)表示,教科文組織已在今年2月提出了“重振摩蘇爾”計劃,著重重建摩蘇爾被毀和受損的文化遺產。
娜達:“這一計劃獲得了伊拉克總理和聯合國秘書長支持,它的目標是在伊拉克的重建計劃中納入人性的維度,教科文組織提出通過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舉措和活動來融入在人性方面的重建。文化活動包括重建文化遺產、重建老城區、恢復被破壞的古蹟,另一方面從專業層面為伊拉克的教育和機構方案作出貢獻。”
教科文組織的這一項目是聯合國伊拉克重建計劃的一部分,並與伊拉克政府充分合作。 教科文組織的倡議旨在通過教育和文化的力量,重振摩蘇爾及更廣泛地區的和平共處精神,增強其社會凝聚力。
娜達:“摩蘇爾城長期以來一直是伊拉克文化多樣性的象徵,在這個城市,各個民族和宗教社區共同生活在一起,產生了非常精緻的文化,並在整個歷史中出現了重要的科學發現。這個城市蘊涵著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比如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遺跡。摩蘇爾所在的尼尼微省(Nineveh)是全球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地區之一,見證著人類的文明,比如尼尼微考古遺址、亞述古城遺址、古城哈特拉(Hatra)等。從聯合國的角度來看,重要的是恢復各民族和平共處的精神,在今天仍保持不同歷史背景和社區的文化互動和多樣性。我們相信通過重建過去,我們將能長久地傳遞這種和平、互動的信息。”
娜達表示,教科文組織還將開展促進和解的教育課程。 只有實現伊拉克不同教派、不同民族間的和解,才能從根本上清除極端組織生存的土壤。
娜達:“我們也在努力重建城市的結構,讓人們得以居住。同時,我們正在製定與文化遺產或更廣泛的文化有關的專業和職業培訓計劃,例如建立清真寺博物館。而且在過去的幾年裡,許多伊拉克年輕人無法接受基礎教育,因此我們將開展促進和平與和解以及文化多樣性的教育課程,同時還有為回返者提供的非常具體的基礎教育計劃。”
Photo:一名男孩路過伊拉克摩蘇爾西部附近一出被戰爭摧毀的房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