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25日
人權
聯合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同時促進與保護人權和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奧努拉·尼·奧拉寧(Fionnuala Ni Aolain)近期對法國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表示讚揚,但是同時擔憂其反恐法對行使自由、隱私、結社、行動自由和宗教自由在內的基本人權所產生的影響。
法國新的《反恐法》於2017年11月1日生效,正式結束了巴黎在2015年11月遭受恐怖襲擊後持續了近兩年的“緊急狀態”。 菲奧努拉·尼·奧拉寧表示,這些法律尤其可能會對信仰穆斯林的公民造成影響,將他們污名化和進一步邊緣化。 她建議法國政府設立獨立機構,監督該國在反恐和維持特殊國家安全方面的權力。
尼·奧拉寧表示,雖然法國具有廣泛的立法和司法機制,但在緊急狀態期間可能實施的侵犯人權行為受到的問責有限,這讓她十分關切。 她指出,目前沒有足夠的製衡手段來保護採取反恐措施所涉及的人的權利,特別是其行動自由權、隱私權、家庭生活以及宗教信仰和習俗自由等權利。 她特別關注這些法律對法國穆斯林公民充分享有基本權利的影響。 尼·奧拉寧說,“很顯然,無論是在緊急狀態還是與反恐措施相結合的新法律中,法國穆斯林社區都受到主要的影響。關閉清真寺就是一個例子,這侵犯了人們行使宗教自由權的行為。”
受法國政府邀請,尼·奧拉寧本月14至23日對法國進行了為期9天的訪問。 她在結束訪問時指出,法國反恐法律的持續和廣泛地實施正在將穆斯林少數群體描繪成“可疑群體”。 毫無疑問,國家或許可以合法地採取限制措施以保護公共秩序,但當行使人權和公民自由權受到潛在不成比例影響時就會向例外情形傾斜。 她說,“法國必須繼續與所有公民建立真正的伙伴關係,並採取具體措施來防止將兩者混為一談,其中包括通過法律和行政措施確保在侵犯人權行為發生時進行獨立的監督、開展社區諮詢、預防和補救。 ”
尼·奧拉寧對法國為恐怖襲擊受害者所做的工作表示認可。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法國一直實施以受害者為中心的全面和強大的賠償計劃,並且對受害者的需求予以高度關注和回應。 法國還實施了重要的舉措,以防止在監獄和教育機構中發生激進的暴力行為。
尼·奧拉寧強調,法國的反恐行動必須繼續根植於遵守包括人權、人道主義和難民法在內的國際法,不僅解決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行為,還必須解決有助於恐怖主義蔓延的條件。
尼·奧拉寧對《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提出的建議表示讚揚,全體193個成員國以協商一致方式通過了這一戰略。 她強調有效的反恐措施和保護人權不互相矛盾,而是互補、相輔相成。
Photo:聯合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同時促進與保護人權和基本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菲奧努拉·尼·奧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