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2月27日

烏克蘭外交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週一(12月26日)表示,烏克蘭政府的目標是在俄羅斯發動戰爭的周年日前後舉行和平峰會,最好是在聯合國舉行。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有可能會擔任調解人。

但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告訴美聯社,俄羅斯必須首先面對戰爭罪法庭的審判後,才能被邀請參加這樣的峰會。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2月20日

台北— 日本內閣會議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保文書,允許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並將中國定位為“空前最大的戰略挑戰”。專家認為,日本為因應中國威脅必須跳脫既有防衛框架,繼續強化西南諸島部署。同時,他們指出,將中國視為挑戰已經是各國共識。

“反擊能力”跳脫既有框架但不背離和平憲法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2月13日

七國集團(G7)領導人周一(12月12日)重申他們對烏克蘭堅定不移的支持和團結,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抵抗俄羅斯侵略所急需的軍事和防禦裝備。

在白宮發布的聲明中,七國集團譴責了“俄羅斯對關鍵基礎設施持續的非人道和殘暴的攻擊,尤其是針對烏克蘭各個城市的能源和供水設施”。

這份聲明稱這些“無差別攻擊”為“戰爭罪行”,還譴責了那些“為普京的非法戰爭提供便利”的人。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2月6日

近兩週以來,台灣民眾組織了小規模的集會,聲援中國全國范圍內的反“清零”封控政策的抗議,這是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中國范圍最大的公民抗議活動。

約100到200人參加了在台北自由廣場和國立台灣大學的集會,其中多數是學生,但也有政治意識較強烈的民進黨成員、支持台灣獨立的活動人士以及那些與香港、西藏和中國邊遠西部少數民族維吾爾人有聯繫的人士。

Unsplash/Gayatri Malhotra     

Protestors take to the streets in Washington, DC, in the United States, calling for an end to violence in Myanmar.

December 02, 2022  Human Rights

Photo :webshot. 

 

November 30, 2022

Andrew Campbell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1月22日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要求北約成員國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以確保該國最終是“一個自主、獨立、民主的歐洲國家”。

斯托爾滕貝格在周一(11月21日)馬德里舉行的北約議會大會上表示:“我們需要認識到,這場戰爭極有可能會於某個時刻在談判桌上結束,而且我們也知道談判的結果完全取決於戰場上的軍力。”

他說北約必須在保衛烏克蘭方面投入更多資金。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1月22日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星期一(11月21日)表示,台灣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後,還沒有一個國家公開或私下表示不支持。

吳釗燮是在台灣立法院備詢時作上述表示的。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ony Albanese)上週五在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非正式領導人峰會時曾對台灣加入CPTPP提出質疑,聲稱只有被承認為國家才能加入CPTPP。此言一出,引起台灣的高度警覺與關注。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1月22日

多位美國國會兩黨議員表示,世界目前正展開一場“民主與專制”的競賽,烏克蘭戰爭的結果將決定本世紀接下來世界體系如何運作。議員們說,中國正目睹俄烏戰爭的走向,而“遏制中國最好的辦法就是烏克蘭最終獲得勝利。”

圖說:網路截取

2022年11月15日

華盛頓— 即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一(11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面對面會談中警告說,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但拜登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有“緊迫企圖”(imminent attempt)要侵略台灣。